四川在線記者 余如波 曹凘源 文/圖
3月15日,德陽市羅江區新盛鎮土城村,村民楊隆成在油菜花海中查看油菜長勢,“制種油菜正處于盛花期,接下來的關鍵是防治病蟲害!
早在2013年,羅江就已成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,近日又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油菜制種大縣。全區雜交水稻、雜交油菜種子基地共5萬畝,年產優質雜交水稻種子600萬公斤,優質油菜種子375萬公斤,可滿足400萬畝水稻和4000萬畝油菜種植需求,產值1.6億元。
目前,羅江正通過優化產業布局、提升科技含量、增加產業附加值等方式,推動制種產業成片、成鏈發展。

擴面增產謀劃新業態
“種子是農業的‘芯片’!绷_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近年來,當地一直推動制種油菜、水稻種植擴面和成片發展。
2021年,楊隆成就是在當地黨委政府的號召下,將原本種植普通農作物的90畝土地改種制種油菜,“雖然田間管理比普通油菜復雜一些,整體收益還是更高!
除引入和組建種業龍頭企業外,羅江培養專業化制種經理人30余名、制種家庭農場100余戶,扶持建設制種社會化服務組織5個。
推動擴面增產,羅江還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建設。僅2021年就投入3000多萬元,在水稻和油菜制種區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.11萬畝。
略坪鎮制種項目核心區原有3000多畝制種水稻、2000多畝制種油菜,去年投入項目資金近2000萬元,針對性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田形調整,推動“小田變大田”后,吸引制種企業又流轉2450畝土地。
羅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當地正緊抓“全國全域土地整治工作試點”契機,流轉5萬畝土地建設“種子芯谷”現代種業園區,形成優勢制種集中發展區。同時,把發展育種產業作為先導性產業,對接省農科院、川農大等科研院所,建設川內核心育種基地,提升種業基地科技含量,積極爭取建設四川省級育種場。
接“二”連“三”提高附加值
位于略坪鎮制種產業核心區的長玉村,從2004年左右就開始發展制種產業。如今,制種業已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之一,種子主要銷往長江中下游地區。長玉村黨委書記丁洪生認為,讓種子持續“增值”,不能就“種植”說“種子”,而是要將一二三產業融合起來。
“以前,我們鼓勵種植大戶適度開展二產加工,由于技術環節比較復雜,產品質量不穩定!倍『樯嘎,今年將投入1000多萬元實施制種加工房項目,建成投用后,將就近解決風干、初選、倉儲、物流等需求。
“種子芯谷”現代種業園區將長玉村規劃其中,為融合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。羅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該項目將促進旅游、體育、文創、研學等與糧油制種深度融合,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樣板。
新盛鎮則致力于搭建以種業為基礎的產業體系,延伸產業鏈,如邀請研究人員、“土專家”開講制種理論、技術與實踐課程,組織開展施肥、打藥、除草、清雜等農事服務!俺朔⻊毡镜,還能輻射羅江全域乃至周邊地區!毙率㈡傸h委書記陳可飛說。
據介紹,羅江通過區國有企業四川芯谷農業公司牽頭,目前正建設制種展示中心1個、加工中心4個、育種基地2個,扶持耕、種、防、收、烘制種社會化服務組織5個,努力構建適宜現代制種的全產業鏈體系。